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《示儿》古诗的意思是什么?陆游临终的爱国绝唱

一、《示儿》创作背景:一位老诗人的未了心愿 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”,85岁…

一、《示儿》创作背景:一位老诗人的未了心愿

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”,85岁的陆游在病榻上写下这首《示儿》时,南宋的江山仍破碎不堪。这首诗为何被称为”千古第一遗嘱诗”?它背后藏着怎样的家国情怀?

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,一生历经战乱漂泊。从少年时目睹百姓高呼”收复失地”,到晚年见证北伐失败,他的生活始终与抗金救国紧密相连。临终前,这位写下近万首诗的文坛巨匠,留给儿子的不是财产分配,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国嘱托。

二、逐句解析《示儿》的深刻含义

“死去元知万事空”

开篇就直面死亡——诗人清醒知道人死如灯灭,万事皆空。但真的能放下吗?下句立刻转折。

“但悲不见九州同”

唯一放不下的,是祖国尚未统一!一个”悲”字道尽60年执念。83岁时他还写下”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”,连做梦都在战场杀敌。

“王师北定中原日”

这是全诗情感拐点。虽然现实屡屡让他失望,诗人仍坚信:南宋军队终将收复中原!这种信念从何而来?源自他对民族灵魂的信赖。

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

最终一句堪称最催泪遗嘱。诗人像普通老父亲一样叮嘱儿子:将来家祭时,别忘了把好消息告诉九泉之下的我啊!

三、为什么这首诗能流传800年?

《示儿》全诗仅28字,却包含三重情感递进:从直面死亡的豁达,到壮志未酬的悲痛,再到超越生死的灵魂传承。这种”肉身可灭,信念不朽”的力量,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。

现代人读这首诗,依然会被深深震撼。它不仅是陆游的个人遗愿,更代表着所有爱国者的心声。当我们读到”家祭无忘告乃翁”,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老者穿越时空,仍在关切地问:如今,九州可曾同?

小聪明:陆游临终前其实还写过另一首《示儿》,内容却是教儿子怎样种庄稼。两首诗对照来看,更能体会这位诗人”上马击狂胡,下马草军书”的立体人格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